政治人物的承诺,有多少是兑现的。

       且不说何夕能不能抗拒权力的诱惑。单单说,何夕从权力最核心退下来之后,怎么保证自己,与自己亲属与身边的人的安全。

       权力交接,即便在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不好就弄出事情来的。就好像前苏联,几乎没有一次正常的权力交接。毕竟权力在手,天下我有,权力让人,太阿倒持,生死都不由得自己了。

       就姚广孝自己来说,他其实希望何夕更进一步的。

       他倒不是说,要何夕篡位。姚广孝知道,何夕断然不肯的。是因为何夕不想破会自己定下的政治规则,他想要让何夕做的是,将皇帝彻底架空。成为真正的虚君。

       政归内阁,祭则寡人。

       这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以何夕制定的政治规则,他不会将自己的权力让给自己的儿子。毕竟,如果他肯这样,还不如直接篡位的。所以,将来代替他执掌大权的一定是朝中大臣。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就有机会触摸最高权力。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人心都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战事还没有结束,很多人都有别的心思了。即便何夕自诩的心腹重臣,也是一样的。

       不过,何夕并没有想过这些。他虽然有功成身退的想法,但是这还是很远的事情。何夕也承认姚广孝说得对。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的。即便他打下南京之后,扫平天下,还要完成对地方各省的改造。

       其实而今北京,在何夕看来,也就北京河北一带府县衙门算是有一些进步。其他地方衙门还都是老样子。

       将来打下天下,他也必须督促全天下完成改革,将原本府县模式,改成何夕制定公务员体系。

       他需要时间。

       何夕不是不能保住自己的权位,但是如果能让朱雄英知难而退就好了。

       而且打仗这一件事情,谁知道需要多少钱,更不要说,战争之后,治疗战争的创伤,也是需要钱的。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来一笔大的。

       何夕说道:“好。这一次就来一笔大的。”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就十亿元,仅仅是国债。”

       此言一出,姚广孝先有些承受不住了。他刚刚说十亿,其实有一些开玩笑的意思。

       何夕的国债模式,其实就是放水,大放水。而今其实各方面都受到影响了。稳定物价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如果不是何夕几乎强制的,用尽一切手段,囤积了大量的金银。这价格就已经不好办了。

       这还是最近苏禄铜矿。源源不断的向北京运铜,北京日夜不停打造铜钱。否则铜钱与纸币之间的比值,更加难以稳定住。

       何夕这样的大放水,很有可能出问题了。

       杨士奇更是吃惊的想要站起来说话。

       何夕摆手说道:“任何事情都会有滞后性。如果明年一战而天下定,则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如果明年胜不了再说这个不提。姚先生。”

       姚广孝说道:“大人,有何吩咐?”

       何夕说道:“你匆匆从南京而来,本来该让你多待一些时间的。但是这一件事情,太重要了。你要先准备起来,等国债一发布,你就带一亿元作为本钱立即南下。你知道我要做什么?这一件事情,决计不能有错。”

       姚广孝说道:“属下明白。”

       何夕这样过量超发货币,其实就是一个洗劫南京的计划。

       用南京,也就是南方地区承接北京方面的货币滥发,北京方面就

       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毕竟,南京的基本面太好了。一旦丁显还能在南京滥发那么多钱。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一旦北京打下南京之后,而今以南京新钞计价的资产,估计不知道以打几折的情况下兑换成为北京钞。有南京大量的优质资产。北京币值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甚至还能借此机会,冲击南京方面的守旧力量。

       经过丁显的打击,然后南京战败的冲击,再来一波货币掠夺。何夕就不相信,传统的南方保守力量,还能有多少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大家都是开工厂办公司赚钱的时候,传统士大夫集团与传统的大明朝廷就永远回不来的。即便是偶尔有复辟,也挡不住历史的滚滚东去。

       何夕说道:“这一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虽然何夕这样说了。但是这一件事情,何夕还要给朱雄英解释清楚。如果朱雄英坚决反对的话,这一件事情还真不好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