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完颜亮所率领的金兵铁骑如洪流般涌向南宋所属领土。

       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帐篷联绵不绝,钲鼓之声此起彼伏,远近地区皆受震动。

       刀光剑影,箭矢如雨。

       至于荪歌的起义军,在金兵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草率集结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临安朝廷的正规军队相提并论。

       毕竟,自靖康之难后,大大小小的起义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它们均未能成大气候,因此不足为虑。

       此次亦然。

       因此,金兵上下都认为只要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宋,一统天下,熄灭所谓的起义军烽火如同摁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可历史永远充满了意外和惊喜,计划也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就在完颜亮的大军叫嚣着来年新春必是金人之天下,势如破竹连挫南宋军队,完颜亮似乎也已经看到了足以彪炳史册让他在列祖列宗享头香的丰功伟绩在向他招手时,意外发生了。

       他的大后方着火了。

       他那个胆怯懦弱,连妻子都能拱手相让,在他面前大气不敢出的无能堂弟造反了。

       并且,还真的造反成功了,在金国东京安然称帝即位,改元大定。

       完颜亮:……

       他是率领数十万大军出来南征的,出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成反贼了!

       留守的都是蠢货吗?就这样任由完颜雍称帝!

       他在前方形势一片大好,南宋军队应对疲软,早晚能实现他夺得大位时立下“朕举兵灭宋,远不过两三年,然后讨平高丽、夏国。一统天下,论功迁秩,分赏将士。”的豪言壮语。

       灭宋,已是一步之遥,

       千秋功业,几乎是囊中之物。

       大后方,乱了?

       简直可笑!

       鼠目寸光的蠢货!

       “蠢货!”

       营帐里,完颜亮握拳狠狠的砸向了桌子。

       “完颜雍,金国的罪人!”

       “和州之战后,宋军损失惨重,只得退守江南。”

       “只需乘胜追击渡江,就能一举灭宋,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后方生变。”

       “待来日返京,必将其千刀万剐。”

       完颜亮陷入了纠结。

       继续南侵,想方设法渡江灭宋,还是就此回转北上,剿灭完颜雍。

       他带着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南下,如今无功而返,颜面何存。

       只要,只要他能再大胜宋军,威名远扬,想要灭掉完颜雍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稍作犹豫,完颜亮就打定主意继续南下。

       可,六十万大军里,不是所有的将士都像完颜亮一样固执。

       自完颜雍称帝登位的消息传到前线,完颜亮麾下就不断有将士北逃,想要回去拥护完颜雍。

       军心已乱。

       灭宋的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返。

       按理说,聪明人这个时候都会选择先回去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剿杀所有的乱臣贼子,再寻时机灭宋。

       可偏偏,完颜亮孤注一掷,要渡江,要扬眉吐气。

       荪歌:???

       不是吧,这可不行。

       虽说本来的历史发展就是如此,完颜亮这个刚愎自用的二愣子一根筋的不回家撒丫子野,江也没渡成功,还被麾下的叛将缢杀。

       叛将一不做二不休,顺带派人杀死了完颜亮立下的太子。

       最后,叛将带兵北撤,投奔拥护完颜雍。

       至此,金廷的祸患消弭。

       她不允许!

       完颜亮不想回,也得回。

       好歹回去跟完颜雍斗个你死我活,然后让她这个渔翁得利。

       于是,荪歌带人截杀了一队完颜亮麾下北逃的逃兵,改头换面,堂而皇之取而代之,悄无声息的回到了金营。

       亲眼目睹了金军现如今的情况,荪歌完颜亮的决定越发的不理解了。

       每天都有逃兵陆陆续续地离开,留下来的士兵们也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更不用说,金军的水军在连续的战斗中,接二连三地败在南宋名将虞允文所率领的宋军水师手中,这一连串的失败更是雪上加霜。

       对,这个虞允文就是跟秦桧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长孙同年进士及第的虞允文。

       瞧着是数十万的大军,实则犹如一盘散沙。

       就连她带人潜进来,都没有将领发现这队人曾经短暂的离营。

       倒也不是没人统计,实在是陆陆续续逃走的人太多了,赶不上统计完成就又有人逃走了。

       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在外冲锋陷阵血战沙场的,大都希望建功立业让父母妻儿过好日子,可现在打着打着成了反贼,留在北方的家人更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眼瞅着也渡不了江,还不如回去投诚新帝,给父母妻儿讨一条活路。

       这就是绝大多数逃兵最真实的想法。

       完颜亮不知吗?

       也许知道并不在意。

       在此等时刻,完颜亮不想着安抚士兵,反而颁布军令。

       “三日不能渡江,随军大臣尽数处斩。”

       听到这个命令,荪歌只觉得滑天下之大稽。

       完颜亮是嫌弃自己活的太长久太舒坦了,非要自己送自己上路吗?

       这下好了,想叛逃的不只是那些底层普普通通的士兵了。

       上层的官员想活命,就得弄死完颜亮。

       谁让没有人能三天渡的了江呢。

       这些随军的大臣,哪一个背后没有一些势力。

       一道可笑的军令,把这些本就有些摇摆不定的官员直接推向了完颜雍。

       完颜亮不死,天理难容!

       可是,天理难容,她能容。

       她得让完颜亮活着回去。

       经历了背叛刺杀的完颜亮,胸中必然有难以发泄的怒火。

       那金廷大后方的那些人,就得承受大难不死的完颜亮的怒火。

       狗咬狗,甚好。

       于是,在完颜亮被叛将刺杀中箭后,荪歌带来的人替完颜亮争取了亲信到来的时间。

       破船还有三千钉呢,何况是金国的皇帝,再众叛亲离也会有亲信。

       中箭了,还不浅,活是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孔武有力活着了,但也死不了。

       被这么多倚重的官员刺杀,完颜亮也彻底的怒了。

       南宋?

       那是什么?

       顾不上!

       现在不是考虑南宋的时候。

       他需要先解决内部的叛乱,然后再集中精力对付外部的敌人。

       必须得回去报仇!

       必须得让那些叛徒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金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