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卿卿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他竟不认识南凉和亲公主陉思归?

       前世他在牢中待判,陉思归抵京后明明是去探望了他的。

       二人还曾交谈良久。

       若如他所说,他们不认识,那陉思归何必去探望一个囚犯?

       而他的性子,又怎会与她交谈?

       晏珩瞧她面露狐疑,有些好笑的道:“你在想什么?”

       玉卿卿道:“你说,南凉此番和亲,皇上会选谁去做这位公主的夫婿?”

       晏珩顺着她的话想了想,道:“京中的望族权贵不少,适婚的青年才俊更是一抓一大把,皇上大约会从中选一个吧。”

       玉卿卿顿了顿,道:“皇上,他会不会选你?”

       晏珩听言一愕,忍不住的笑起来:“东家也太敢想了。”

       “我如今这身份,南凉岂肯屈就?”

       “怕是前脚赐婚,南凉后脚就要带兵来打了。”

       玉卿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话是如此,但她心中总有些不安稳。

       又忍不住的想起了前世陉思归离开大牢时,朝她牢内投来的那一束冷芒...。

       琴台街上的一处酒肆里,秦允把着窗台看着楼下行过的队伍。

       “这...这是那南凉的公主吧?”他有些醉了,语调也变得含糊不清,手里端着的酒杯一歪一歪的,酒险些撒出来。

       小厮谈兴瞧见了,忙上前把秦允手里的酒杯接过来,扶着他坐在椅子上,好声劝道:“世子,咱该回了。”

       “不然,伯夫人定要担心的。”

       秦允听言咧嘴一笑,摇晃着摆摆手道:“无妨,出府之前我与母亲打过招呼了。”

       谈兴一脸苦色,踌躇着支吾道:“世子是打了招呼不假,可您没说要出府喝酒啊。”

       “若被伯夫人知道是小的跟着您,定要罚小的的。”

       “您就当是可怜可怜小的,咱今日不喝了,回吧?”

       这也不知是因何事烦闷,只借酒浇愁!

       秦允只道是无妨,又吩咐谈兴倒酒。

       谈兴不敢不应,浅浅的倒了个杯底的酒液。

       秦允端起一口喝干了,咂咂嘴察觉出酒太少,不满的唔囔了一句,拿过了谈兴手里的酒壶,自斟起来。

       谈兴看这把酒当水喝的架势,愁的一脑门的汗。

       秦允的身子骨弱,酒量浅,且这前几日又刚刚病愈,若是今日喝酒喝出了什么岔子,那伯夫人撕了他的心都有了。

       可往常好脾性的秦允今日不知是怎么了,怎么劝都劝不住。

       谈兴愁闷片刻,忽的想起一人来。

       笑着提议道:“世子先别喝,且等一个人来才好。”

       秦允一手握着酒壶,一手撑着腮,笑呵呵的道:“谁要来陪我喝酒?”

       “杨家公子啊!”谈兴喜道:“杨家公子必然是一请就到的。”

       “且若被他知道您喝酒不叫上他,他怕是要生气的。”

       秦允听了这话,面上笑意一敛,轻哼一声转开了脸。

       酒壶里的就也懒得往杯子里倒了,举着手仰着头就往嘴里倒。

       谈兴吓得忙夺了过来:“我的爷,您到底是怎么了?”

       “这般喝酒也解决不了事情不是?”

       “您与小的说说,小的肯定能帮您想到解决办法。”

       “放肆!”秦允眯眼低斥,又把手伸了出去。

       谈兴缩了缩脖子,把酒壶好好的搁在了他的手掌上。

       秦允得了酒壶,神色稍霖。

       谈兴自知不能由着他糟蹋身子,但这个时候秦允醉意正浓,未免被罚,他是不敢带着秦允回府的。

       思来想去,他能想到的也只有杨景轩了。

       给了小二些赏银,让他去杨家传口信去了。

       此处距离杨家不远,想来杨景轩很快便能赶到,届时请杨景轩带着秦允回杨家醒醒酒,他们再回府便不会被发现了。

       小二接了赏银,喜滋滋的跑腿去了。

       杨景轩本约了人出去骑马,但今日是南凉公主抵京之日,京中的各处道路都要戒严,出行实在麻烦,便又推了约,在家看书。

       关望疾步的走了进来,看着书桌后的人道:“公子,秦世子他酒多了,请您去接。”

       杨景轩一听这话就皱起了眉头:“你说什么?”

       关望道:“秦世子酒多了,不敢回家,请您去接。”

       杨景轩气哼一声:“如今越发能耐了!”说着撂下手里的书,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在何处!”

       关望忙跟上。

       四方馆外,太子与礼部尚书傅言明,并着一众大小官员等候着和亲公主的到来。

       因是大庸战败后南凉才提出的和亲,这场联姻打从一开始便捏在南凉的手中,大庸是受掣肘的一方,故而多少是有些丢面子的。

       作为大庸的储君,太子在面对南凉之时,面上自然也不好看。

       一旁站着的傅言明悄悄的觑着太子的面色。

       许久之前傅仲曾说过,太子此人颇有远见,与之交往,需待慎重。

       而这些年,傅言明能明显的感觉的到太子并无亲近傅家的意思。

       或许,也正因如此,傅流宛最终才只是侧妃。

       太子察觉到视线,侧目看过去,淡淡的道:“傅大人有话要说?”

       傅言明微微笑道:“下官担心太子殿下疲累,想着请您去殿中稍作歇息,待到他们来,再去迎您出来。”

       太子接了皇上派下的差事,自当尽心竭力,不敢言累。

       再者,此事关乎两国邦交,岂可慢怠?

       这傅言明在礼部多年,怎么尽说些无用废话!

       心中腹诽着,太子的面色不太好看,却因着与傅流宛的婚事而不好多说什么,却也没在理会,兀自转开了脸。

       傅言明吃了个闭门羹,面上不太好看。

       这一幕被一侧候着的官员瞧见了,暗暗的对了个视线。

       脸上惧是写满了好奇。

       这对“翁婿”莫非不合?

       这可是有意思了,太后和皇后替太子张罗挑选了这些日子才选中了京中有名的才女傅流宛做侧妃,观太子对傅言明这态度,难道是对这婚事不喜?

       没容他们多做猜测,很快南凉的队伍便出现在视线内。

       众人压下视线,稍正神色,敛襟肃服。

       太子的视线落在了队伍中的一辆八匹马拉着的豪奢宽马车上,眼底浮出冷意来。

       在对战南凉的战事上,大庸本来有极大的把握和胜算的。

       可傅仲却从中作梗,指了个窝囊废。

       现下不仅失了两城,更要接受这么一个居心不正的公主!

       简直是窝囊!

       随着马车愈近,太子慢慢的匀了一口气去,眼底的冷光淡去,面上带出了和气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