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道荣居然不见了!

       谩都诃如坠冰窟。

       不管如何,这可是吴乞买交代过必须严格看守的人物,现在居然不见了!

       他瞬间明白过来,原来适才马扩等人不过是在外面故意制造声势,早就安排了一群强人配合宫中的明教信众将邢道荣救了出去!

       谩都诃大怒,叫人立刻将那些明教的信众挨个下狱。

       可他很快又改变主意,吩咐人又把他们放了出来。

       跑了就是跑了,现在说什么也来不及了。

       邢道荣和一休大师在民间的威望极高,只要逃出皇宫就不是自己能追得上的。

       他现在再处置明教的教众除了将问题扩大化外别无他法,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暂时安抚教众,然后立刻向吴乞买汇报现在的情况。

       邢焕被吴乞买软禁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害怕。

       不过,他也没想到现在明教在金国的声望居然这么好。

       宫中很多护卫虽然不是明教的教众,可家中的父兄多有修行,对神秘莫测的邢道荣自然也颇为同情。

       在邢焕保证收他们的家人为弟子并送去大宋定居后,他们自然对邢焕百般关照,邢焕和林灵素开动脑筋,早早就想出了脱身之策。

       林灵素跟马扩早有默契,他们的目标就是引起金国的混乱和分裂,自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让那些公知为了邢焕去强攻宫城不太现实,但在正面制造一点声势还是办得到的。

       在宫中明教教众的接应下,他们在宫外挖出了一条不断太长的地道,趁着马扩等人在宫门前与谩都诃对峙的时候,邢焕还算从容地走地道离开了宫城。

       很快他就回到了自己忠实的明教教坛,而这里,早就有一群明教忠诚的教众在等候。

       “是我错了。”

       这是邢焕回到明教教坛之后的第一句话。

       “我本以为,跟大金国的皇帝陛下合作,能让我教在大金生根发芽。

       现在看来,虽然传播了不少光明大道,可终究不过是被人左右的棋子。

       邢某人不过血肉之躯,便是死了又如何?

       只是现在陛下对明教多有怨言,已经不愿再做明教的光明皇帝。

       为了教中兄弟,某也只能率领各位另谋出路。”

       马扩也在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明教的总坛。

       他向邢焕行礼,谦恭地道:

       “不知教主准备去何处?”

       邢焕缓缓起身,锐利的眼眸扫视众人,缓缓地道:

       “我在两浙路修行的时候在梦中见到了明尊。

       他许诺给我们明教子弟一块光荣的土地暂居。

       我一开始以为这块土地在大金国,现在看看,似乎还在更北方的草原。

       邢焕所说的土地叫可敦城。

       是合不勒跟他和林灵素会面时许给明教的一块驻锡地。

       此事自然要瞒着金国众人。

       听说邢焕要前往遥远的草原,许多人当场就打了退堂鼓。

       但邢焕和林灵素配合许久,他们的核心层现在已经非常狂热。

       不就是去草原吗?

       邢教主如果说那里是一块光明的土地,那就是真的。

       我们去便是。

       “现在北方正有战事,我教该如何前往此地?”

       “战事?”邢焕脸上的笑容颇为灿烂。

       “不会的,明尊开示,战斗很快就会平息。

       我们离应许之地不远了。”

       高丽,开京。

       权臣金富轼手捧一封书信,兴奋地双手不住地发颤。

       许久,他把书信贴在胸口,快步向外走去。

       才走几步,目前高丽朝中最大的权臣外戚李资谦快步走来,远远望见金富轼红光满面的模样,李资谦缓缓点了点头。

       “机会来了?”

       “来了。”金富轼恶狠狠地道,“大宋旅顺总兵张荣已经准备进发,约我等共同夹击金国!”

       之前大宋一直不答应跟高丽一起进攻金国的计划,反而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双方承认现状,这让高丽非常火大,却又无可奈何。

       高丽极其渴望义州,渴望全据鸭绿江,这绝不是谈判可以随便化解的。

       现在,宋军终于要进发了。

       “出了什么条件?”

       “嘿,条件就是,我国要允许明教在国内传递。”

       高丽学了大宋的买卖可谓是学了全套,他们当然不会像金国这么天真,任由明教在国内发展——别的不说,大宋自己都禁止明教。

       可现在大宋的公知战术和买办战术都开始不断的发挥作用。

       利用他们的巨大的市场和大量的产品,大宋已经开始渐渐输出自己的影响力,甚至已经开始逐渐影响到了高丽的选择。

       作为首屈一指的权臣,李资谦现在风头无两,连高丽国王也对他无可奈何。

       金富轼倒是很想挑战李资谦的地位,可涉及到对金国的作战,他又不得不借助李资谦的力量。

       双方明争暗斗一阵,一直不分胜负。

       终于,在今年年初奔赴开封的时候,由赵枢主持,给双方开出了一个谁都不能拒绝的条件。

       “大宋准许高丽国王称帝,李资谦和金富轼作为开国功臣,可以以开京为线,分南北为王。”

       说实话,这个谈判结果让金富轼和李资谦都如遭雷殛,一时反应不过来。

       他们又欣喜,又颇为畏惧。

       大宋对家法的热忱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当年西夏这么跳,他们哪怕给西夏大量的“赏赐”都要拒绝西夏称帝。

       高丽从大宋建国开始时就同时朝贡宋辽两国,对儒家文化的认同让他们虽然被迫屈服于辽国,却一直以大宋的汉人政权为正统。

       尽管他们朝中一直不缺少称帝的呼声,但没想到率先支持他们的居然是大宋。

       而大宋的思路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丽之前一直难以对付的原因是他们国内虽然有派系之争,可面对外敌的时候足够团结,加上他们国内的山区和丘陵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由北方入侵的特别困难。

       大宋以支持高丽称帝,同时实质性将他们分成南北的手段彻底杜绝了高丽变成第二个西夏的可能性。

       高丽一旦接受了大宋的方案,他们以后南北相争互相防备,争相讨好大宋是一个必然的局面。

       这个局面对大宋现在的版图没什么用处,但如果未来大宋占据了金国现在的土地,跟高丽接壤,又是另一个场面。

       李资谦和金富轼都明白,一旦他们接受了大宋的提议,以前还能频频过江欺负女真人的高丽人将彻底失去北进的机会,可能要被一直锁死在小小的半岛之上。

       可这毕竟是国家大义。

       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大宋的建议还是让他们怦然心动。

       称王,然后实质性主宰南北一方,比现在当权臣快乐太多。

       而且说服大宋支持高丽王称帝,他们也算是开国的顶级人物,就算按照儒家的观念,称帝建制一方也说得过去。

       甚至这都没有违背大宋尊王攘夷的基础理念……

       高丽从来就有南北之争,双方的斗争频繁,李资谦和金富轼如果各自占据一方,靠着跟大宋的商贸,肯定能赢得远远超过现在的巨大利益。

       摆脱了利益桎梏的大宋真的非常可怕。

       这个皇帝赵枢对人心的把握极好,好到明知道是大宋不怀好意的手段,他们还是乐意一头钻进去。

       现在就差一个契机。

       大宋准备进攻金国,而这也是高丽收复义州的最好机会。

       金富轼和李资谦两人都有点等不及了。

       “明教的子弟被迫害,我们也该收容,之后若是国中有人笃信明教,我们也不好干涉。

       陛下如此关照我等,这点面子我们当然要给。”

       大国凭借自己的文化、经济、军事优势想在小国之中寻找几个代理人还是非常简单,

       高丽那边一切顺利,让赵枢都非常满意。

       他想起穿越前不久老领导曾经非常唏嘘地感慨说,做人做事一定要讲道德。

       可如果放弃了道德,你能赚得盆满钵满。

       大宋多年来为了对外的良好形象一直非常努力,像赵枢这样不讲道德的人除了利益,别的什么也得不到。

       这真是一件让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眼看一封封书信不断的来往,诉说金国现在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

       赵枢不再犹豫,他派人去督促刘韐、张荣出兵。

       而驻扎北方的宗泽、姚古和增兵赶来的种师道也做好了准备。

       “这次的目标是平定金国的内乱,保护金国国内汉人的利益。

       如果金人悔改,我们倒是也不用苦苦相逼,这个分寸大家一定都懂得拿捏。”

       跟宗泽等人不一样,刘韐跟赵枢的接触比较少,赵枢说起分寸的时候刘韐还真是不懂。

       出兵前,他亲自来了一趟燕京,苦着脸询问赵枢到底要怎么做。

       韩世忠也没想到刘韐的情商这么低,他揽着刘韐的肩膀,循循善诱道:

       “刘领事,如果你这分寸没拿捏好怎么办?”

       “呃,那,那肯定要遭到陛下的责罚啊。”

       “这不就是了。

       陛下罚你,是因为你没有妥善把握好分寸。

       可要是陛下把这一分一寸都讲给你了,那以后出事该罚谁啊?”

       刘韐恍然大悟。

       不过他还是有点害怕。

       “良臣兄指点我一番如何?

       我也想弄个封妻荫子的机会啊。”

       韩世忠非常无语,他摸了摸鼻子,低声道:

       “总之一句话,这次我们不能占据金国一寸领土。”

       “啊?什么玩意?”刘韐大惊失色,“那我们费劲北伐是为了什么?真帮他们平乱?”

       “你说你一个文官怎么还没我的心思多?”韩世忠蹬着一对牛眼,无奈地道,“你是什么官来着?”

       刘韐思考片刻,终于恍然大悟。

       “懂,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