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城是江东的心脏城市。人来人往自然是少不了。可自从各地的粮食开始收获之后,吴郡城的各个城门便出现了堵塞的情况。其中,大多是因为江东各地郡县开始上报今年税收的数量和需要送进城里的进贡物品。
根据这一情况,张昭专门在城门里划出了一条道,专门供各郡县的官差进出。可即便这样,城门口的堵塞情况也仅仅稍微缓解了一下而已。
然而,就在今天,吴郡西门却忽然被一队甲士封锁了起来。不久后,被堵在了城外的一干人等被告知西门今天需要封锁两个时辰。
小半个时辰之后,被堵在城门外的众人忽然看到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走了出来,巡视一圈,“都打起精神来!”
不多时,一串整齐、沉重的脚步声便在城门洞里响了起来。
首先便是半队五十骑威风凛凛的骑士,紧接着的是十几名花花绿绿的貌美侍女。骑士们贯甲提兵,红色的花翎,白色的号衣、披风,黝黑闪亮的兵器与后面的花衣侍女,铁血丹心,侠骨柔情!
而随后,便是两辆装扮豪华却又披红挂绿的马车。然而,这两辆马车上最引人瞩目的却是那代表着吴侯府的徽章。
“快看,是侯府的马车!”
“吴侯!是吴侯!”
而这时,又有很多百姓自发的跪了下来。
马车的窗帘轻轻的动了动后,百姓们就看到一个身穿花花绿绿的女子钻出了马车,“老夫人有令,加快速度。老夫人说,不能因为老夫人一个人就耽搁了大家进城。”
“诺!”一旁的护卫答应一声,一边向前奔跑一边高呼:“老夫人有令,加快速度!”
这个时候,周围的百姓们、官差们才知道,马车里坐着的居然是吴夫人!
前天的时候,吴夫人的嫂子,也就是孙权的世母,跑到了侯府里,跟吴夫人叙旧。
孙权的这个世母是孙坚的兄长孙羌的老婆(《吴书》记载,这个娘们早就挂了,可现在需要她的出场,且称为孙氏。)。也就是现在豫章郡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的生母。
当年孙坚为国征战的时候,孙羌就出力不少。纵然孙羌比孙坚走的早,可孙坚一家对孙羌的后人也是比较关注的。要不然,孙羌的两个儿子怎么可能均是一郡之太守了。所以孙氏来找吴夫人聊天吴夫人也很高兴。
吴夫人跟孙氏聊了很多。女人么,而且还都是为人母的贤惠女子,所以两个人的话题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们。
聊着聊着,吴夫人和孙氏两个人就开始抱怨天气的炎热。于是,孙氏就对吴夫人说,我知道一个地方,山清水秀,可好了。要不然过几天咱们出去纳纳凉?
吴夫人想了想,不好吧,毕竟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权儿如今贵为江东之主,我若是太潇洒了,恐怕会遭人非议吧。
孙氏立刻反驳说,怕什么啊。旧朝的天子有事没事不还是出去打猎游玩,而且整个大汉避暑的皇家庄园不是也有很多么。你看,天子都会享受,咱们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其实最初孙氏提起这个事的时候,吴夫人就有些心动了。可吴夫人的身份毕竟是不同于孙氏,所以吴夫人怎么也要谦虚一下才行。
于是乎,在经过孙氏的劝导后,吴夫人欣然答应了孙氏的邀请。
等孙氏走了之后,正好孙尚香又来了。孙妹妹看到吴夫人脸上颇有喜色变忍不住问了一声。
孙妹妹虽然调皮,可吴夫人对孙妹妹却最为疼爱。所以也就把要出去游玩的事跟孙妹妹说了。孙妹妹一蹦三丈高,嚷嚷着自己也要去。
吴夫人爱怜的摸了摸孙妹妹的脑袋,当然不能落了你。就算你不来,我也会差人去告诉你。
这还不算完,吴夫人还差人去了一趟城外,通知了未来的儿媳步练师。
于是乎,今天这队伍之中的主要人物便定下来了。
孙氏找的这个地方离着吴郡城并不远,其实就是吴郡城西边震泽的一个小支脉。
虽然地方小,可这个地方也确实能算的上山清水秀。尤其是孙妹妹,一到了地就欢天喜地的缠着步练师跑出去玩了。而步练师则是害羞的对吴夫人和孙氏行了个礼,这才向着孙尚香的方向追了去。
一百余名精锐、魁梧的甲士为了防止周围潜藏着宵小,早已分散开来,可还是有几十名甲士围在吴夫人周围并没有走远。
几名甲士一看孙尚香跑远了,立刻追了上去,赶紧劝说道:“小姐,周围还没有确定安全,还请小姐不要到处乱跑!”
孙尚香眉毛一竖,“哼!这里可是吴郡,这里会有危险?倒是你们。这里山清水秀,与我们女孩子倒是般配。可加上了你们,倒是大煞风景。走远点,不要影响了本小姐游玩的乐趣!”
几个甲士好心提醒却被孙尚香一顿臭骂。可护卫吴夫人和孙尚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且对于孙尚香的脾性也多有了解。所以,几个甲士低头道诺一声,也没有走远,隔着二十几步继续盯着周围。
而吴夫人和孙氏则是安静的坐在了水边。坐在柔软的草地上,耳边是悦耳的鸟鸣,眼前是潺潺的流水,倒也是惬意……
两个人又忍不住开始感慨了。
孙氏:他婶啊,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也成家立业了。尤其是吴侯,如今已经贵为一方诸侯。咱们也该享享清福了。
吴夫人:是啊,想当年先夫为国征战,南征北讨,居无定所。好歹可以安家了,又遭奸人所害,不幸殒命。好在策儿英明神武,接过了先夫的基业……
孙氏:他婶啊。今天咱们是出来玩的。对于以前的事咱们还不是不要提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如果叔叔和策儿能看到现在的江东也会很欣慰的。
吴夫人会意的一笑,是啊。我也没有想到权儿居然有如此本事。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将江东打理的井井有条还能为夫君报仇。我真的很欣慰。
孙氏:对啊。如今吴侯的声望可是如日中天啊。现在整个江东谁人不知吴侯仁义。我虽然蜗居家中,可也听闻了吴侯这些日子的动作。就单单那个给百姓分田,就赢得了整个江东百姓的爱戴啊。
说到这里,吴夫人居然还叹了口气,权儿这么做,虽然有利于百姓,可也是得罪了整个江东的士族大家。
孙氏却毫不在乎的说,得罪就得罪呗。反正整个江东是我们孙家说了算。其余的士家,就算是再心有不满,也得忍着。生与死,每个人都不会在这上面犯错。
吴夫人听后,有些忧虑的说,权儿生性豁达,为人厚重,其性善良。杀人也是迫不得已。只是,我却怕权儿会因为江东丧失了最初的本心。
孙氏笑了笑说,他婶啊,你怕啥啊。咱们孙家那么多子弟,不都是一条心么。难道有些事该非得吴侯亲自去做?就像我们家那俩,还不是替吴侯镇守着边郡。
吴夫人:真是苦了贲儿与辅儿了。这么多年,一直在外面待着。就是想孝敬你这做母亲的,也没有机会。
这次,轮到孙氏叹气了。是啊,咱们孙家的孩子最孝顺了。可自古忠孝两难全,还是让他们哥俩继续替吴侯守着边郡吧。我可是听说,最近因为那个庞统,豫章郡和庐陵郡鸡飞狗跳。而且,上次辅儿给我来信说,庐陵郡的几个士家居然还想勾结外敌……
吴夫人诧异,有这回事?我怎么没听权儿提起过啊?
孙氏有些羡慕的说,吴侯可是至孝之人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种事怎么可能会和你这当母亲诉苦。
吴夫人点了点头,对啊,权儿麾下有精兵十万、悍将无数,些许小事,根本无需让我担忧。
孙氏也颇为同意的点了点头,对啊,吴侯有精兵悍将。可就是我那两个孩儿。他们可是在第一线啊,一旦出现点什么情况,你说我这当娘的该怎么办啊!
孙氏说着话眼泪就掉下来了。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如今孩子有生死之难,哪个当娘的不着急。
吴夫人一看孙氏眼泪都掉下来了,赶紧安慰了几句,说,嫂嫂的担心人之常情。丧子之痛我铭记在心。要不然我让权儿把贲儿、辅儿调回来?
孙氏摇了摇头,不必了。些许儿女情长,还是我江东大业为重啊。
话说道这里,孙氏几次表示想让自己的孩子常伴膝下,吴夫人也答应了几次。可每次孙氏却又拒绝了。所以吴夫人说,要不然这样吧。我让权儿多往豫章、庐陵派些大军。以防万一吧。
孙氏一听,有些失望的站了起来,静静地往前走了几步。吴夫人见状也立刻起身跟了上去,一把拉住了孙氏的小臂。而孙氏,接下来却有些无聊的往缓缓流淌的河水里提了块石头。
转头。
孙氏看着吴夫人的眼睛,我有个提议,他婶你看看行不。
吴侯在江东胡作非为,搞得整个江东乌烟瘴气。江东士家十有七八恨不得将吴侯扒皮抽筋。若他们真的成功了,那咱们孙家就完了。倒不如咱们孙家出一个人,带领这股力量,假意将吴侯杀死。那时候既能平了江东民愤,还能让江东继续属于咱们孙家。你看可好?
吴夫人一怔,语气有些不善,“汝乃何意?”
历史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