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城。

       唐三藏内心突然间浮动,有一种莫名感觉涌上心间来。

       西天,佛祖。

       金蝉子。

       “我……到底是谁?”

       某一刻,唐三藏心中发懵,他所信仰的佛,是他的全部。

       可现在却生出怀疑来,自己的坚持……有意义吗?

       不过……

       关于金蝉子的记忆,正在逐渐的消散褪去。

       唐三藏慢慢恢复正常。

       只不过,这种事有一次,就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许临安埋下的只是一颗种子。

       一颗暂时被掩埋,还没有来得及生根发芽的种子。

       只等时机一成熟。

       唐三藏,不,是金蝉子就活了。

       一世一命,但修仙的又不太一样。

       有真灵在元神中,平时不显露出来,加上金蝉子的真灵被如来封禁。

       禁断阻绝!

       唐三藏并不知情,也不清楚自己的前世之身。

       他只是隐隐间感觉到有一些特殊的记忆,不是自己的,又似乎……是自己的。

       究其缘故,唐三藏自己也不清楚,他只觉得许临安来过一趟后就不一样了。

       可许临安毕竟是天上的神仙,是高高在上的勾陈大帝,他也不知说什么好。

       驿站内。

       当许临安离开后。

       唐三藏站在房门里,通过窗口朝外望去。

       他看遍烟火,看到了长安城人来人往,深夜灯火通明,繁华盛景呈现。

       “如此繁华的大唐长安城,还真的需要贫僧去度化吗?”

       唐三藏内心不禁有些迷茫起来,他暗暗皱眉不已,“世人都去当了和尚,都信了佛,真的就好吗?”

       他不信。

       但是,佛祖又是他的信仰。

       他内心怪异无比,一脸愕然几分起来。

       “罢了,先把水陆法会开了再说吧。”

       水陆法会,是唐皇李世民下的旨意。

       因此,唐三藏不敢有任何不情愿。

       再者也是弘扬佛道,宣扬佛法,说佛道经,度人度己的事情。

       他内心里还是觉得这是好事,应当一行。

       当然,论经辨法,说阴指阳,点明世间一切罪恶与否。

       这些事,对唐三藏来说其实是好事。

       这一次水陆法会结束后。

       他将会不一样起来,未来会更好更妥当。

       三日后。

       水陆法会正式开始了。

       许临安也早就在水陆法会周边的酒楼上,开一间包厢,站在靠窗的位置。

       他仔细地看着眼前的种种,神色怪异几分,下方则是一个广场。

       此时,广场上已经开始布置起来。

       只等时机一成熟,唐三藏等和尚就会入内,先是辨经,再是说法度人度己。

       只要能辩经第一。

       即可在大唐境内出名,还能引起唐皇李世民的注意。

       当然,弘扬自己的佛法理念,宣扬自身的佛道之言,自身佛道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未来,将势不可挡。

       当然了。

       唐三藏就没想那么多,他只是想来试一试水陆法会而已。

       他对佛尊敬,他也想看看真佛是怎样的。

       当然,唐三藏更加确定的是,唐皇信佛,未来佛道将会昌盛一世。

       未来,更加美好。

       当一切都布置准备妥当后。

       唐三藏等一群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僧人,正井然有序的走进来。

       当然,他们之间也时不时相互望了望。

       其实也是竞争关系。

       各自对佛道的理解毕竟是不一样的。

       谁都想出人头地,谁都想在唐皇面前显露一把。

       毕竟此刻出风头的话,那肯定是能被唐皇李世民惦记上的啊。

       他们并不害怕被惦记上。

       相反,这还是一件好事。

       唐皇看重,未来,宣扬佛道更加有利。

       这无疑是件好事。

       广场四周,无数达官贵族,无数百姓汇聚起来。

       水陆法会的事情虽然早就宣扬出去,虽然长安城里的人早早就清楚今日之故。

       但是,清楚归清楚。

       来围观者,依旧是不计其数者之多。

       一则是好奇,二这么大的活动,据说唐皇李世民都要亲自出面。

       这里面,有一部分人是来看皇帝的。

       至于和尚嘛。

       他们又不是没有看过,光头嘛,大家都熟悉。

       至于和尚们的讲经说法,一堆堆大道理,他听一听就好了。

       不必当真。

       真要听进去了。

       那就不妙,不算好事。

       当然,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们来说,和尚们所讲的经法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

       甚至不想听一听。

       对他们来说,一日两餐,能够吃饱喝足。

       这其实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事情。

       不算其他的。

       至于死后的事情,是上天做神仙,还是下地狱入油锅,反正那都是死后的事情了。

       他们现在不想过问,也不想管,更是管不着。

       当然,唐皇李世民这样的不一样。

       毕竟是皇帝,毕竟也怕死。

       如果死后能过得更好一点,那自然是要好好运营一番。

       不过……

       李世民现今被西方佛门算计,导致一个小小的地府判官都能欺负,都能爬到他头顶上作威作福。

       他则完全失了人皇的威严,人皇气运全无。

       这也是李世民会遭受佛门算计的缘故。

       只不过,李世民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这些情况罢了。

       虽是一朝人间皇帝,但是,这人间皇帝也仅仅只是一个人王。

       而不是人皇。

       在许多修仙者们的眼里,李世民已经只是一个蝼蚁而已。

       水陆法会依旧在召开,唐三藏上场,独特的见解与法门理解,李世民都已经被他吸引住。

       “这个和尚讲经说法说得有点好啊。”

       李世民赞叹道:“不知这位法师叫什么名字,待其结束后便将他引来朕认识一下。”

       他能够看得出来,唐三藏确实是一个有本事,懂得一些佛法的人。

       不是此前那些半桶水。

       看起来,唐三藏确实有一家佛者大能的架势。

       一开始,还只是辩经。

       但是,到后来就只是唐三藏一个人在讲经,一个人在说法。

       只不过,他讲的说的都是简单的佛法。

       算是小乘佛法。

       此法一出,虽然精妙绝伦,但对于目前的大唐子民和唐皇来说,显然是不够看的。

       因此,佛门的观音菩萨出场了。

       她与木吒化作两个年轻的和尚,手持精美绝妙地的袈裟,正一步步朝着唐三藏而去。

       这一幕,自然是被许临安看在眼里,“好一个西方佛门的菩萨,这样一来,唐皇李世民势必会购买这袈裟权杖,再送给唐三藏所用,一来二去又回到佛门手里了。”

       “如此做派,不过是想引出唐三藏西行取经的目的罢了。”

       西行,唐三藏可不容易啊。

       观音是大罗圆满境界的大修士,许临安虽然也是大罗金仙,但只是大罗初期。

       能不见面,最好不见面为好。

       免得还引起不适。

       毕竟佛门对于西行,对于此次量劫很看重。

       许临安估计啊。

       此时此刻,可能就有无数的强者与大能正看着长安城呢!

       此时若与观音见面,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时刻。

       “大罗金仙,大罗圆满呀。”

       还不够,还是不行。

       依然差一点。

       否则,自己就算是暴露出全部的实力又如何。

       当然了。

       目前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又三日。

       唐三藏就要准备上路了。

       他被唐皇李世民封为御弟,是为结拜兄弟,代唐皇到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

       至此,唐三藏的西行之旅就算是开启了。

       而此行十万八千里,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到达灵山。

       可谓是路途艰险不已。

       这一日,唐三藏出得长安城门。

       正路遇勾陈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