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C这几家统治韩国传媒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加入其中,以Kakao和N.E.W为代表。

       这也就罢了,不管怎么说,N.E.W、Kakao背后都有资本支持,投入巨大,地盘都是真刀实枪地抢下来。

       而新冒出来的自媒体人又算什么?

       一个普通人,空口白牙便试图挑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怎么可能!

       早有传统媒体发现这一迹象,只不过自媒体人才刚刚在韩国兴起,有影响力的也就寥寥几人,并且还不足以威胁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传统媒体也就没有统一战线。

       直到这次N.E.W的发言人随口提了一句“对这一现象表示担忧”,一众传统媒体好似商量好一般,纷纷落井下石,打压自媒体人。

       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贯风格,顽固守旧,对新生事物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打压、排斥。

       相反,朴志勋却对Youtuber和自媒体人产生兴趣。

       两者不同。

       不过,这两者都需要一个平台。

       N.E.W有自己的直播平台,一个是和Naver合作的VLIVE。

       不过,两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一个只针对明星名人,

       功能和市场肯定会和前两者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可是,你不做,也有别的商家会做,届时带来的冲击更大。比如AfreecaTV,已经对AzubuTV产生不小的影响。

       很早就开始经营AzubuTV平台,更没想到居然可以催生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普通人。

       技术、经验、钱都不缺,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开搞。

       和团队讨论几天后,正式确立意向。

       不过,这次没放在N.E.W旗下,而是另起灶炉,挂在朴敏雅名下。

       如今他树大招风,虽说外界都知道他们兄妹形同一体,但朴敏雅也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规模不小,终究不能硬说是他的,也就不能用束缚他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朴敏雅。

       韩国社会对他这类人的束缚很大。

       亏得他早早进入便利店行业,如果换做现在,怕是立马就会掀起一波声讨他的浪潮,理由就是他作为大企业肆意侵占、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是普通人能够涉足的行业,但还是未雨绸缪比较好。

       毕竟相比N.E.W的体量确实很小。

       这个名义不是为自己辩解用,而是给自己的支持者用的!一旦发生这类争论,这种话如果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顶多也就能起到五分效果,但如果是他的支持者持此论调,他自己不提,反倒可能起到十二分效果,争取更多中立者。

       当然,没有发生争论最好。

       说来好笑,这场风波原本是由朴志勋而起,结果却变成传统媒体对自媒体人的打压,而N.E.W内部却早已风平浪静。N.E.W以合作的方式给予支持。

       朴志勋也不是就做一个甩手掌柜,前期帮了不少忙。

       “造星计划”就是由他拍板。

       明星可以自己打造,主播也一样。这方面,N.E.W拥有天然优势,也有经验,相信会有很多新人、甚至小有名气的主播们蜂拥而至。

       最主要的是实质性奖励,简单直白来说就是“砸钱”!

       N.E.W,或者说有线电视台的成功,舍得砸钱也是一大因素。

       有钱不一定就能成功,但肯定会让你距离成功更近。

       对万千普通人而言,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最实惠的奖励。

       这一次并不是悄悄进行,执行“造星计划”,自然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好。

       所以,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宣传,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宣传!

       凑巧,刚好自媒体人之争结束。

       刚刚打了一场胜仗的传统媒体得知,顿时有种骂人的冲动。

       事实上,很多人都在私底下开骂。

       因为网络的兴起,“影评人”这一职业的话语权被大大削弱。如今看来,知名媒体人的话语权也要被分走一部分。

       N.E.W进入这一行业,虽然打着朴敏雅的旗号,但稍微了解N.E.W的人都知晓不可能是为了钱,或者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主要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抢夺话语权!

       之前那个无疾而终的计划,只是执行了几个小时,但却已经搅动整个网络。

       整个网络都在追逐的谣言,在这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分化、肢解,及至被压制下去!

       只是当时草草收尾,所以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点。

       如今看来,N.E.W对这个领域的重视还真是无以复加,刚刚发现新苗头便迫不及待地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