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黄河,它没有着什么江南的委婉。

       有的只是疯狂的咆哮。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这急湍之处,大浪之声掩盖天地,人声难见。

       天竺僧越走越快,几乎要化为一道残影。

       而他身后的北欧徒弟,已然是呼呼气喘。

       直到远处黄河之岸偏僻之处,露出一点寺庙的轮廓。

       天竺僧才像是看见人间佛陀一样慢了下来。

       “呼~呼~呼~”

       北欧的僧侣穿着粗气,他一身僧服跟在天竺僧的后面,看到师傅慢了下来,也随之慢了下来。

       “师傅,这便是佛骨舍利之处吗?”

       “是的,静心、诚心、缓步、十步一拜,随我去取佛骨舍利。”

       天竺僧人淡淡道,他缓缓迈着步子,一步跨出不打不小,正好一米。

       而他身后的徒弟可没有这么准确了,他只是跟着自己的师傅,如果一步跨大了,那么下一步就收小一点。

       远处的寺庙在视野之中越发的清晰,黄河之畔,一座宝刹坐落于此。

       再走近百余步,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寺庙完全显现在了眼前。

       寺庙门上挂着一个已经残破不堪的牌匾,上书:守禅寺。

       寺与山相伴,山与河相望,就这样依偎着。

       莫名的荒凉与禅意在古寺之中酝酿着。

       此时,天竺僧已经走到了守禅寺的门口。

       他轻轻的敲了敲寺庙的大门,道:“贫僧迦那,求见贵寺方丈。”

       迦那的声音明明不大,但是却清晰的传进寺庙之中的每一寸土地。

       不一会,一个平稳的脚步声传来。

       随着木门打开的吱吱声,一个很年轻的和尚探出了头来。

       这是一张极为普通的脸,不会让人生厌,但也绝对不会让人欢喜。

       他身上的袈裟满是补丁,但是却洗的很白。

       穷的干净坦荡。

       “大师,有什么事吗?”

       “贫僧心中有缺,无成佛之能,发鸿誓愿守诸佛佛骨舍利之前,日日诵经,甘为沙尼,因偶然知道贵寺庙有着佛骨舍利,遂前来求取,还望贵寺庙成全贫僧。”

       迦那一拜道。

       “大师,佛无所不在,您这是着相了,先人佛骨,按其遗愿所葬,死后不过一黄土,何必当真呢?”

       青年和尚双手合十,笑了笑道。

       他的声音如山间的清泉,又如同晚间的凉风。

       不悲不喜,无欲无念。

       “我成不了佛,只愿做个佛座之下的念经奉茶的沙尼,还望请贵寺庙的方丈出来一叙可好?”

       “迦那大师,抱歉,我便是这佛寺的方丈,法号慧通。”

       青年和尚道了声歉意道,他脸上平古无波。

       不因为自己是这一座小的禅寺的方丈而喜,也不因为自己是这一座小的禅寺的方丈而悲。

       “大师这么年轻便已经是一寺庙的方丈,前途无量啊,慧通大师,有成佛之资质,难道真的不愿成全我这小小的愿望?”

       天竺僧先是称赞,最后则是语气深重的一问。

       “贫僧只是不忍心大师着相。”

       青年方丈淡淡道。

       “那抱歉了,大师,小僧心中有此之魔,要强取了。”

       天竺僧沉下来脸色道。

       “大师何必呢?”

       慧通和尚笑着看着眼前的天竺僧。

       但是天竺僧已经出手了,他只是一掌,出而无声,动如佛音。

       他本来盼望着眼前的青年和尚只觉得佛韵自生,道是其断然是个厉害人物。

       但是直到他掌风浮动起青年和尚的袈裟后,眼前的和尚仍旧是没有动静,他便下意识收回三分力气。

       他求佛骨舍利,可不是想杀人。

       但是这一掌仍旧狠狠的把慧通拍飞了出去。

       “咳咳~”

       慧通咳出一口血来。

       “你怎么不躲?”

       “贫僧不是不躲,只是躲不开罢了,可惜了我的袈裟又要补一补了。”

       慧通将口中的血吐出,靠在寺庙门口的树上,看了看自己破了的袈裟,他对自己的伤势不以为意,反而是对着袈裟头疼。

       “你还是担心一下身体吧,贫僧虽然收了劲,但是还是打断了你三根肋骨,这是贫僧的不对,徒儿你帮帮这位方丈吧。为师还要去请佛骨舍利。”

       迦那看了看慧通,躬身一拜,然后对自己的徒弟道。

       “臭皮囊而已,早晚要化为黄土,倒是大师莫要自误,执念如魔啊。”

       慧通盘腿在地道。

       “慧通大师,供佛有错吗?你随家师去吧,不过佛骨,在何处不是受人供奉呢?”

       北欧僧人笑道,他才不管对与错,佛便是仙。

       只要成佛,对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佛若要人供奉,那便是魔,人要是供奉佛,那便是不懂佛。”

       慧通最后回道。

       但是眼前的迦那已经走进了庙宇之中。

       ……

       半个小时之后,此时迦那刚刚离开守禅寺,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叟走了进来。

       他看到慧通模样之后,立马上前搭了一下慧通的脉搏,见到并没有伤及肺腑之后,笑道。

       “你这是被抢了啊,小和尚。”

       “东西被抢也为所谓,不过是些身外物,但是抢了小僧的却是入了魔,小僧还要想办法救人,这才是麻烦的事情。”

       慧通和尚摇了摇头,道。

       “行吧,小和尚,你继续想吧,本来准备和你下下棋呢,现在看来你是下不了了,好在骨头已经接上了,不然老朽还要给你接接骨。”

       一身蓑衣的老叟将慧通扶到床上后,转身便离去。

       “施主,你去哪?”

       “去看看谁抢了你,敢在老头子眼皮底下抢人,胆子真的不小啊。”

       老叟说话时还在寺庙门前,但是话语结束的时候,人却已经在江边了。

       他一点脚,踏上了江边的竹筏,朝着江心飘去。

       万浪之中,竹筏稳重如平地,顺江而下,一日千里来。

       老叟静坐其中,不懂不摇,如若老僧坐定。

       有道是: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渡黄河是一种本事,而像是这钓鱼老叟,这本事显然已经高到了天边。

       ……

       远方,迦那捧着手中的锦盒,喜不自胜。

       此时连黄河之中的怒涛,他也觉得如同欢悦的节奏。

       “佛祖佑我啊!”

       迦那轻轻的笑道。

       但是这个时候,一段鱼线落到锦盒之上,将锦盒一缠拉了出去。

       “我道是谁,原来是个番邦和尚,竟然也敢来九州地界行这大盗之事,你的佛修死在心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