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楼的粉丝,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对于偶像的喜欢一直没变,心甘情愿地把所有的期待和温柔都给了他,愿意等他几年年甚至更久。

       时光带来的变化,让有人的鲜衣怒马在纸上,有人的鲜衣怒马在心里。

       有人一骑绝尘,也总有人在后面掩住口鼻遮挡马蹄过处的烟尘。

       也总有人,和江小楼一样,有咬牙坚持的韧劲,有无限彷徨的惆怅,有不愿意和世界同流合污的执念,也有妥协之后的无奈。

       江小楼和他音乐的背后,正是在改变的世界中巧妙周旋的你、我、他,小心把握着变和不变得平衡,这些人,就是江小楼音乐长盛不衰的原因,也是他音乐的价值所在。

       点开视频后,一个头发短了,却依然执拗,叛逆不羁的江小楼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沙哑却不羁的声音在第一秒就入侵的耳朵,他们用心去听,觉得世界都要静止了一样。

       江小楼从不是一个单纯的歌者,他和音乐融为了一体,唱的是自己,也唱出了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困惑、和迷茫。

       上了年纪的人,听着江小楼在唱歌,总有一种提炼人生的感触。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江小楼低头浅唱着。

       在这一刻,他的歌声仿佛可以穿越十余载光阴的淬炼,唱出了人世羁旅与浮生若梦之感。

       一曲唱罢,大多数人都久久不能忘怀。

       惊艳、震撼!这首歌经过江小楼的演绎,能够瞬间把听众瞬间拉进离别感伤的场景中。

       现在很多歌曲的情感基调、悦耳程度,基本都是靠曲子定下的。

       所以很多歌词真的是不能称得上是歌词,不是哼哼唧唧,便是歇斯底里,味同嚼蜡,无病呻吟。

       这样的评价并不失偏颇,而这首《送别》则截然不同。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杨柳、笛声、夕阳、远山。

       几个简单的词汇却营造出古人离别时的场景,可谓是婉约精致,意蕴无尽。

       每个人都有送别时刻,只是不再是古道长亭那种经典的传统的方式,更多的是车喧人远,转瞬便离开视线。

       尤其是盛宴之后,愈是热闹,散尽之后愈是落寞。

       而这首歌曲把这种欢聚过后的落寞展现地淋漓尽致,让他们心神颤动。

       “这首词写得太好了,韵味十足……”

       “小楼歌里掺了酒,夜里哼来哭成狗。”

       “听一次哭一次,这样干净的歌,这样美好的歌,这样痛彻的歌。”

       “我北大中文系的,刚拿这首词给我老师看,连他都拍案叫绝……”

       “看小楼的意思,这首歌不是他写,到底是哪位大才写出了这首歌曲,膜拜……”

       众所众知江小楼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这么推崇一首歌,必定是有打动他的地方。

       点开听后,大部分歌手不禁被歌曲的意境和声音打动。

       歌曲所谓的好坏,作为专业音乐人的他们更是一听便知。

       这首歌的好不在于旋律多动听悦耳,而在那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味。

       听得越久,感触越深。相较于那些口水歌,这首歌可以为歌手带来无数忠实的拥护者,这才是他们真正看重的。

       “这首歌是谁创作的!”

       “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无论话多少代价都要买一首作为新专辑的主打歌!”

       “这首歌要是让我来唱……我一定会名声大噪!”

       许多音乐人心中暗下决定,一定要找到这首歌曲的原创作者。

       而那些网友和粉丝们同样有这样的困惑,这首让江小楼如此推崇,韵味十足的作品到底是谁创作的。

       “楼主,这首歌曲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啊?”‘楼主’是粉丝们对江小楼的称呼。

       “是啊,他还有什么其他作品嘛?”

       众人疑惑地问道,还没等江小楼给出答案,很快就有人回答了。

       “好像是一位山区老师创作的,

       只是这个答案一说,众人纷纷反驳。

       “简直放屁,一个山区老师能写出这样的歌我头给你砍!”

       “不可能吧,不说曲,光是词的创作就要有足够的文学底蕴,一个山区老师写不出来吧。”

       “我也觉得不是,我倒觉得有点像方山的作品……”

       只是当这个网友找来原视频往评论区一放,所有人的都沉默了。

       尽管这个视频中的男孩唱得和江小楼相差极大,但只要不是耳聋,就能够听出这绝对是同一首歌!

       这首歌居然真的是一个山区老师创作的?

       所有人都震惊了,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山区老师居然能够创作出这样惊艳的作品!

       《深居山林隐无声,一曲唱罢天下惊!》

       《山区老师的歌曲,江小楼称之是其创作死而无憾》

       《一首引发华语乐坛震动的歌曲竟是一个老师的作品》

       《让人心神颤栗的歌曲》

       第二天,无数媒体报道了这个事情,这首《送别》竟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而对创作而来这首歌曲的山区老师,他们更是万分好奇。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创作出这么完美,让人感伤的歌曲。

       “速度,我们要第一时间找到这个老师,我们要第一个采访到他!”

       “第一手新闻!我要第一手新闻!”

       “那个小鲜肉的新闻别跟了,现在我要那个山区老师的新闻……”

       一大批娱乐记者朝着王家屯这个小山区奔赴。

       “什么?是一个山区老师的作品!走,我们去找他!”

       “一个山区老师……这首歌我们要定了!”

       “给我买票去贵州……”

       “一个山区老师……歌曲要价一定不贵!我要他全部的作品!全部!”

       “签下他,签下他!这样一个天才做老师实在是太浪费了!

       同样不少音乐人和娱乐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样踏上了寻找山区老师的道路。

       而在他们之前,一个穿着随意却戴着帽子的中年人在一辆前往贵州的火车上面向着火车外昏昏欲睡。

       帽子滑落,呈现在火车玻璃镜上的面容……正是那个无数人为之疯狂的江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