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渔阳郡。

       “报,前方三十里,便是雍奴城。”飞奔而至的斥候,高声报道。

       太史慈微微点头,摆手屏退斥候。

       “根据地图上所注,过雍奴城再往西北四十里,便是蓟县,太史将军,不若下令全军疾行,相信傍晚时分,必可拿下雍奴。”邓艾拱手进言。

       太史慈却摇了摇头,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就地安营?

       邓艾眉头一皱,面露几分疑色,但他却并没有质疑太史慈,将将领传达了下去。

       五千骑兵停止了前进,择合适之地,就地安营下寨。

       埋锅造饭,奔行一天的将士们饱餐一顿,夜色降临,将士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邓艾却辗转难眠,前往大帐求见太史慈。

       一入军帐,邓艾便拱手道:“太史将军,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少将军请讲。”太史慈客气道,邓艾虽是他副将,但毕竟为颜良的义子,地位不同。

       “我军眼下距雍奴城只一步之遥,为何不尽快夺下,使之成为我们的立足之下。”邓艾提出了心里的质疑。

       太史慈却笑了笑,反问道:“夺下雍奴城,然后呢?”

       “然后?”邓艾愣怔了一下,“然后当然是以此城为立足点,以逸待劳,诱使乌桓的骑兵赶到,咱们再以铁浮屠一举摧垮胡虏。”

       邓艾身为副将。自然也知道他们此行的终极目的。

       “雍奴一带地势平坦,乌桓多为轻骑,少将军觉得。在这样的地形中,咱们的铁浮屠能歼灭乌桓的轻骑兵吗?”太史慈再一次反问,语气意味深长。

       邓艾神色一震,蓦然间恍然大悟。

       重骑对轻骑,楚军固然可凭借铁浮屠强大的冲击力和防御力,轻易的冲垮乌桓人的轻骑兵团,但轻装的乌桓轻骑。在此平原地带,却可以迅速的四散而逃,如此一来。这一战对乌桓人所造成的杀伤,就将大打折扣。

       而且,乌桓人发现了铁浮屠,面对如此强大的重骑兵。他们敢不敢来正面一战。更是难说。

       夺取雍奴城,就等于把自己的真实实力,明摆着呈现给了敌人,实为不明智的选择。

       “太史将军说得是,若想一役重创敌骑,就必须由我们来选择一个绝佳的战场。”邓艾何其聪明,当即便明白了太史慈的意图。

       太史慈微微一笑,嘴角掠起一丝诡色。“放心吧,本将早已给乌桓人选好了坟墓。”

       ……

       五千楚军。驻扎于雍奴城东时,难楼率领的三万乌桓轻骑,却在彻夜狂奔。

       次日天明时分,难楼终于赶到了雍奴城,堵住了楚军进军藓县的道路。

       难楼得知楚军已在三十里外时,长松了一口气,佩服自己兵行神速,抢先一步赶至了雍奴。

       “楚军行军如此之慢,早知如此,本王就不用这么风急火燎的赶路了。”难楼看似在自嘲,实际上对楚军却充满了鄙视。

       难楼旋即下令,派出候骑,仔细的侦察楚军的底细。

       经过一天的个察,候骑传回消息,偷袭而至的楚军数量有五千,且多为轻骑。

       得知了楚军的虚实,难楼对楚军就愈加的不屑。

       敌人只有区区五千,而他麾下却有三万铁骑雄兵,这简直是压倒性的优势。

       难楼当即下令,大军休整一日,明日全军尽出,一举荡平楚军。

       ……

       次日,楚营。

       斥候飞奔入营,进抵大帐。

       “禀将军,乌桓酋首难楼,率三万轻骑倾巢而出,正向着我大营杀奔而来。”

       听得这个消息,帐中的楚将们,非但没有感到震惊,反而面露兴奋之色。

       太史慈嘴角微扬,现出一抹自信的笑意。

       邓艾一拱手,兴奋道:“太史将军所料果然不错,胡虏不知我虚实,当真大举来攻了。”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拔营,沿着原路向宁河要塞撤退。”太史慈冷笑着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号令传下,早已准备充分的五千楚军骑士,当即弃了此营,向着东南面海边撤去。

       楚军撤离未久,难楼率领的乌桓骑兵,旋即杀至,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一座空营。

       太史慈临走之时,故意弃下了不少军械粮草,以营造出一副畏惧惊慌之下,仓促而退的假象。

       难楼看完这一片浪迹的楚营后,信心爆涨,更加确信楚军为他的威势所慑,不敢一战,只能选择仓皇而退。

       信心大作的难楼,当即下令全军继续追击,决心就算不能荡平楚军,也要把他们赶入大海才罢休。

       于是,在雍城到宁河要塞,这几百里的路上,乌桓人和楚军一前后,相隔半日的路程,一路狂奔。

       太史慈连弃了两座临时营寨,时日午后,兵马撤至了距宁河三十里外处,这时,太史慈下令全军停止撤退,就地列阵,准备迎击乌桓。

       天高云淡,微风徐徐,风向东南,正是交战的大好时机。

       太史慈驻马而立,静如石像,浑身散发着一种冷静与决毅。

       自邓艾以下的五千楚军,皆也肃然而立,一个个心头兴奋,只等着一场大战。

       五千将士,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士,皆是身披厚厚的铠甲,放眼望去,却见无数的鱼鳞,反射着刺目的寒光。

       这几天以来,为了麻痹敌人,太史慈一直令他的将士,皆不着重铠,伪装成轻骑要兵的样子。

       今日,决战的时刻已到来。楚军撕去了伪装,露出了本来的狰狞面目。

       军气森森,战意如火。

       五千双利如刀刃的眼睛。冷冷的注视着前方,注视着那滚滚飞扬,渐渐逼近的尘暴。

       太史慈的嘴角,扬起一条冷绝的笑意,他知道,乌桓人果然中计而来了。

       邓艾看了一眼太史慈,又环视了周遭的地形。心中暗叹:“怪不得父皇会选择太史子义担当远征军的主帅,若非太史慈曾为刘备久镇幽州,又如何能选出这样一个绝佳的战场呢。父皇用人的眼光,当真非常人所及。”

       邓艾神思感慨之际,对面的尘暴已越近,隐约已能看到奔驰的乌桓骑兵身影。

       三万乌桓人。正汹汹的奔来。

       那峭王难楼。更是斗志昂扬,手提着狼牙棒,凶神恶煞的策马狂奔。

       候骑传回情报,言是楚军停止了撤退,正列阵于数里之外,摆出一副决战的态势。

       楚军此势,正中难楼下怀,他当即催督大军疾行。巴不得能即刻扫平敌人。

       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的开始有了起伏。原来宽阔的道路,逐渐收敛成了三四里宽,两边开始出现了起伏并不太高连绵低坡。

       难楼一度怀疑,楚军选择在这般地势中与他一战,莫非是想借着这地势,打一场伏击之战。

       但道路虽在变窄,却至少也有三四里的宽度,两边的坡地也不算高,这样一种地势,就算藏有弓弩,也没多用处。

       谨慎之下,难楼还是派出了斥候,沿着两侧坡地并行,随时侦察坡顶上是否有楚军伏兵。

       如今敌军渐近,侦候们即始终没有发现伏有楚军弓弩手,难楼的担心随之渐消。

       转眼间,楚军已在一里之外,布列军阵,挡住了乌桓的去路。

       “哼,单凭五千人,也敢正面应战,真是不自量力。”难楼不屑冷笑,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高声喝道:“大乌桓的勇士们,随本王冲啊,辗平敌贼,扬我大乌桓的威名~~”

       呜呜呜~~

       牛角号吹响,进攻的号角响彻旷原。

       震天的杀声中,三万乌桓骑兵加快了奔行速度,浩浩荡荡向着楚军冲涌而来。

       从天空放眼看去,三四里宽的道路上,遍布乌桓铁骑,扬起的尘雾遮天蔽日,乌桓人犹如一道山洪一般,不可一世的向前狂冲。

       大地在隆隆震颤,耳中已充斥着喊杀声与马蹄踏地声。

       面对着这般肃杀之势,五千楚军骑士们,却丝毫没有一丝的惧意,他们的脸上所有的,只有决然的杀意。

       时机已到,更有何疑。

       太史慈大枪一招,喝道:“大楚的将士们,扬我华夏之威的时候到了,随本将杀光这班胡虏,冲啊——”

       雷鸣般的喝声响起,前排伪装的几百轻骑兵,迅速如浪而开,亮出了武装到牙齿的重骑兵。

       铁浮屠,登城!

       大史慈策马扬鞭,纵枪飞奔而出。

       轰天动地的巨响中,五千铁浮屠轰然发动,挟着山崩地裂之势,冲辗而出。

       五千重骑发造出的声响,竟是盖过了三万敌骑。

       天地肃杀,风云变色。

       顷刻间,难楼惊呆了,那些原本猖狂的乌桓骑兵,统统都惊呆了。

       楚军不是五千轻骑吗,怎么突然变成了铁甲重骑?

       难楼心神动荡,震怖无比,所有的狂妄与斗志,都在楚军铁浮屠出现一刹那间,被轻易的摧毁。

       看着眼前的钢铁洪流,看看左右的地势,再想想先前的诸般迹象,难楼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是中了楚军的奸计。

       楚军的撤退只是假象,目的,就是为了将他诱到此不利的地形,用重骑兵冲垮他的轻骑。

       难楼骇然无比,已是惊到失去了方寸。

       而此时,太史慈却纵舞着大枪,挟着一腔的杀意,率领着他五千铁骑,以摧毁一切的威势,狂辗而至。

       “杀尽胡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