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虎和费仲的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快,一千人很快就被选拔了出来。

       叶归直接将一千人分成两波,一波七百人,一波三百人。

       七百人随着殷郊学习以及制作水泥,三百人随着殷洪学习和制作竹纸。

       他还发出重金悬赏。

       谁能在制作水泥和竹纸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良,谁就可以直接在朝歌获得一套房子以及百亩良田。

       重赏之下,一千人全像打了鸡血一样!

       叶归暗中感叹,不管在何时何地,首都的房子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哇。

       不过就在一切都朝着正轨出发的时候,群臣又开始找茬了。

       这天,箕子和比干带头;

       领着群臣在宫外长跪不起,扬言再不上朝,就一直跪到死。

       ……

       西岐,土行孙带着苏护一路来到了建造封神台的工地。

       等到找到姜子牙后,土行孙开口就道:“姜子牙,快赏赐给我美娇娘!”

       姜子牙疑惑的看着面前这个四尺小人:“前辈何出此言?”

       土行孙怒道:“师尊让我救出苏护,然后带来找你,现在我任务完成了,你作为西岐的大官不该给我赏赐吗?”

       苏护……

       姜子牙这才注意到神情落寞的苏护:“姜子牙见过有苏氏首领!”

       苏护苦笑了一声:“我现在呀,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

       姜子牙忙问怎么一回事。

       苏护便把事情的经过给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在这期间,姬昌等人也闻讯赶了过来。

       等到苏护讲述完。

       姬昌显得悲愤交加:“愚兄只听说有苏国已被大王派人攻克,却不料整个有苏氏竟然都被崩解!”

       姬发突然道:“族人分散又不是被杀,苏叔叔只要人在,便总有重新收拢族人东山再起的一天。”

       姬昌忙附和:“我儿说的有理。”

       姜子牙却道:“可现在的问题是,有苏氏的一百多名嫡系族人全被押往了朝歌,这些人……”

       他话虽然没说完,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姬发双眸半眯,语气莫名的道:“俗话说得好,无毒不丈夫……”

       “你闭嘴!”姬昌突然打断了自家儿子的胡言乱语。

       苏护沉默不语,神情悲伤。

       姬昌便安慰道:“苏贤弟,吾儿伯邑考已经到了南伯侯那里,并且达成了一起进朝歌规劝大王的共识。”

       “而且很快,伯邑考和南伯侯就能赶到北伯侯府,一起劝说北伯侯同行。”

       “等到东南西北四侯齐聚朝歌,你的族人就有救了。”

       姜子牙也安慰道:“大王既然选择兵不血刃的攻克有苏国,便肯定不会轻易杀害这一百多名有苏氏嫡系。”

       姬发忍不住道:“大王不简单呀,各种阴谋诡计用的出神入化!”

       姬昌不忿道:“不过是偏门左道罢了。”

       姜子牙赞成道:“想要真正的治国平天下,仁德才是术之根本。”

       姬发认真听着,乖乖受教。

       姬昌不无得意的道:“我为西伯侯,一直以礼待人、以德治民。”

       “百姓虽卖身为奴,我却待他仁厚,这才能让西岐风调雨顺,人丁已近百万之数!”

       姬发却一点也不给亲爹面子:“这一百万数,是算上了那几百个小诸侯吧?”

       姬昌老脸一红:“这又有何区别?”

       姬发神秘一笑:“要真想让他们做爹你的治下之民,爹你还是趁早称王吧。”

       ……

       朝歌城外,大路都是最原生态的土路。

       这些土路虽然已被夯实,但每到雨雪天,还是会泥泞一片。

       不过现在倒好,直接连土路都没有了!

       就见数百只穿山甲以及野猪,像各种仿生的现代化机器一样,把大路全给挖成了三尺深的沟。

       忽见一只野猪突然离开“岗位”,接着发了疯般冲进城门!

       附近的守将只当没有看见,放任进出。

       这野猪冲进城后,一边跑一边口吐人言:“都让开、都让开,我老猪快遭劫了,要到摘星楼去避避!”

       劫有千百种,或许是天灾人祸,也或许是突发疾病……

       每当有劫难临近时,遭劫的人就会有所感应。

       修为越强者,感应越强烈。

       野猪一冲而过,百姓们平时用来走路的地方被截断,顿时怨气满满,却敢怒不敢言。

       至于城外的那十万大军,也早已没有了将士的模样;

       现在各个赤膊上阵,将一车又一车奇怪的泥土粉末搅拌之后,再浇灌在刚刚挖出的沟中……

       说也奇怪,这些将士在干这种活的时候,都充满了激情。

       因为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百个铜贝,要是一直这么干的话,一年就能拿到一千多铜贝。

       哪怕平时不用耕种,这些钱也足以养活一家三口!

       若是家里的其他人再辛勤耕种的话;

       这些钱就可以不仅仅用来买粮食,而是可以额外买些布匹或牛羊肉打打牙祭……

       王宫外的群臣已经连续跪了两天了。

       有些人已经晕倒,有些人则偷偷摸摸啃食提前准备好的干粮。

       难道大王以后真的再也不上朝了吗?

       群臣心情复杂,心中有一团火在烧。

       幸好,有侍卫突然来报:“宣,群臣进殿!”

       朝堂内。

       叶归坐在王座上,默默的看着群臣们以各种千奇百怪的姿势进殿。

       有一瘸一拐走进来的、有一下一下爬进来的、有两两为伴相互搀扶着进来的……

       还有晕倒了被人拖进来的!

       等到群臣全部到位后,叶归不禁讶道:“都活着呢?庆幸庆幸!”

       此话一出,一大臣顿时怒道:“大王,何故不肯上朝?”

       这位大臣实在是被气坏了,态度很恶劣。

       叶归倒是完全不在意:“孤前两天发烧了,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晕了过去,刚刚才醒。”

       群臣顿时吃了个沉默。

       他们自然不信,可是又不知该如何揭穿。

       不过还是有胆大的,直接揭穿道:“可臣明明听说,有人见到大王在宫内胡乱捣鼓各种奇技淫巧!”

       叶归撇撇嘴:“谁说的?让他当面出来再说一遍。”

       箕子突然出列:“大王,听闻大王子与二王子正在研究旁门左道、荒废学业!”

       比干也出列:“王子乃未来之储君、社稷之将来,请大王莫要害了他们!”

       群臣开始接二连三的附和:

       “请大王聘贤师专门教导王子学业……”

       “请大王交出王子,让臣子教导王子学业……”

       听着群臣们的说辞,叶归微微皱眉。

       虽说两个儿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但伦理上来说却是最值得信任的。

       因此他才会把至关重要的造纸术以及水泥制作交给两人,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

       投身于工农行动还有利于强健身心,增加对劳苦大众的同理心,以及对底层生活的理解能力。

       以免发生“何不食肉糜”之类的荒诞事情。

       怎么现在到群臣嘴里,就变成荒废学业了?

       心念及此,叶归出声道:“猪羊大臣何在?”

       猪羊大臣出列:“臣在?”

       叶归问道:“把母猪的产后护理说来听听。”

       猪羊大臣直接愣了。

       叶归皱眉:“你哑巴了?”

       猪羊大臣表情复杂的道:“臣不知。”

       叶归猛地身体前倾:“你什么都不知道,又是怎么做的猪羊大臣?”

       事实上,叶归在明知故问。

       商朝的选官制度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了世袭制、推举制以及任命制。

       比如这一届的猪羊大臣死了,便由猪羊大臣的嫡长子继承这一官职。

       若猪羊大臣没儿子或者他儿子不想干这行,就可以推举其他贵族来当这个官。

       当然,大王也可以直接任命某个人去做某个官职。

       比如费仲因为讨好了帝辛被直接任命了牛马大臣。

       和选官制度一样复杂的,还有爵位制度。

       在后世,爵位一般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可在目前的殷商,像西伯侯这种封侯就是爵位的顶级了,再往上就是唯一的大王。

       而西伯侯究竟是伯爵还是侯爵,又显得不清不楚。

       其实封侯在表面上都是一样的爵位,至于实际上,则按照封地的大小来进一步区别。

       比如苏护见了姬昌就得叫声哥哥……

       叶归有想过搞科举制和五等爵位制,不过目前时机还不够成熟,得等等。

       猪羊大臣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良久之后才道:“臣是继承而来的官职,不需要懂猪羊管理!”

       叶归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以后不用来了,回家混吃等死吧。”

       一言既出,群臣哗然。

       这是要干什么?

       一大臣急忙出列,强行把话题给拉了回去:“大王,请交出王子,让他们努力完成学业!”

       叶归仔细打量了这位大臣一眼,有点犯难。

       这家伙是读书大臣,肯定不会跟猪羊大臣一样一问三不知。

       话说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官职吗?

       看来有必要重整一下官职目录了,闲人有点多呀!

       心念及此,叶归说道:“箕子、比干!”

       两人被点名,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接着疑惑出列:“臣在。”

       叶归微微一笑:“明天你们一个来教大王子,一个教二王子。”

       群臣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王这是决定要信心革面了?

       就听叶归又道:“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孤会定期考核他们的文化水平,若不合格,决不轻饶!”

       等到好不容易忽悠走了群臣,叶归便急忙去找他的那两个便宜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