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念文……石羽长老在这湖中布置一道阵法,别让这灵鲤王跑出来伤人。”林青山转头对林常业轻声道。

       “好,交给我。”林常业点头回应道。

       一般而言,布置阵法这种事,简单的由林世震来,复杂的由林念文来。

       但林青山想了想,决定让石羽试试,一来是林念文太忙了,二来,他觉得石羽更适合。

       石羽曾告诉过它,地脉师传承中,有利用地势布置阵法的秘术。

       地势阵法没有铭纹阵法那么显著的效用,功能也相对单一,但成本低。

       这些灵鲤长期生存在这灵湖中,轻易不会离开,也很难离开。

       但为了保险起见,林青山决定让石羽布置一道禁锢力场之类的地势大阵。

       其目的,自然是针对这灵鲤王。

       二阶的灵鲤王,对开元境的族人已经有威胁了,必须给予一定禁锢。

       等它实力更强一些,甚至以后进阶到三阶,就必须布置铭纹阵法,将它牢牢限制在灵湖这片区域。

       林青山估摸着,三阶的灵鲤王,怕是已经彻底化蛟了。

       到时候,都不能再叫灵鲤王了,而是灵蛟王了。

       赤须灵鲤有灵鱼之称,是因为它们性情温和,不会主动伤人,战力也相对较弱。

       但随着它慢慢蜕变,修为越来越强,性情会不会随之发生变化,真说不准。

       林青山自然是希望它以后是灵蛟王,而不是凶蛟王,乖乖统御它的族群,不忘初心。

       当然,它想突破到三阶是很困难的,血脉是一大关卡。

       “以后多多关注这灵鲤王,尤其是它的子嗣,说不定有新的灵鲤王出现。”林青山对饲养灵鲤的族人道。

       “是,族长!”族人赶忙道。

       ……

       灵湖的最大入湖口,便是北岸边的白河。

       这里有一条长堤,连接着湖中的灵岛。

       而入湖口这里,河道也被林氏做了处理,不再是直接流进灵湖。

       事实上,四条长堤的岸边,都有一处堡垒。

       其它三处堡垒外,都是宽阔的道路连接着其它族地。

       而北岸边这处,不止有陆路,还有水路。

       沿水路溯流而上,从林氏族地到白河镇,是一段相对平缓的水流。

       过了白河镇,河道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水流也相对急了许多。

       但现在这种情况在发生改变。

       宽阔的河道中央,石羽大手一挥。

       水面之下,仿佛随之掀起了一场微型地震,轰隆隆作响。

       原本就比较急湍的水流也更加激荡起来,喷薄起一阵阵汹涌的浪花。

       在石羽身前,河道下的大地在迅速变幻,陡峭的河床随着一阵阵蠕动,舒展开来,迅速趋于平缓。

       渐渐地,激荡的水流平息了下去。

       浪花消失,上游的清流涌来,不再急湍,而是平缓了下来。

       石羽满意地看着眼前的变化,为自己的杰作感到骄傲不已。

       “去下一段河道!”他身形一动,如一道疾风在湖面吹过,掠到了更上游的河道。

       改造河道不是那么简单的,有时候局部的改动,会引起下游的剧变,甚至是洪水泛滥。

       石羽与其他林氏族人,必须时刻注意河道上的变化,并作出反应。

       有时候,平整过的河道,还需要石羽返工再次调整。

       这个过程中,自然是有一些河道附近的村镇,受到波及,遭受损失。

       对此,林氏果断给予一定的补偿,平息民意。

       有些河段,水面由于河道变化,不断抬升,甚至淹没了一些村寨之类的聚居地。

       对此,林氏自然是积极与当地的镇守府沟通,妥善安置这些平民。

       林氏的方案,是直接将这些平民,迁移到自己的族地。

       在安宁郡范围之内,这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郡守侯祁就是林氏自己人。

       出了安宁郡,林青山也是让侯祁出面,去走走关系。

       他在安宁郡当了数十年的郡守,周边的郡守同僚都很熟络,再加上林氏的玄金厚礼,基本没有不同意的。

       对于这些地方的镇守府而言,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在灵武界,普通人的迁徙,并不需要走什么程序之类的。

       只要钱给够,就都好说。

       至于这些普通人本身愿意与否,他们没有决定的权利。

       这里可不兴林青山前世的民主那一套。

       而且,大多数人对于搬迁是乐意的,原因无它,林氏给移民费。

       在日后的粮税上,林氏也会给他们十分优惠的政策。

       这样一来,他们还有啥不乐意的呢,这跟林青山前世的拆迁户有一拼了。

       林氏本身也极为欢迎这些迁移过来的平民。

       如今随着林氏不停开拓,除了灵湖堡至青龙镇的百里区域,灵湖堡其它三个方向,也已经进行了肃清。

       东边的溪东堡、西南边的熊东山……这些区域都已经很难发现妖兽的踪迹。

       林氏已经掌握了约摸三百里族地。

       这么宽阔的族地上,堡垒却只有十来座,林氏族民也不到万名。

       实在是地广人稀。

       当然,林氏族地不止有林氏的族人族民,还有从青龙镇慢慢向外迁徙繁衍的平民。

       这些平民,与新迁徙过来的大批普通人,围绕着林氏的堡垒,建立起了一个个小型的村寨式的聚居地。

       而林氏的堡垒,则都掌控在林氏自己手中,唯有林氏族民,才能住进堡垒。

       不过,若是遇到兽潮之类的紧急情况,这些堡垒也会为普通人提供庇护。

       平时,普通平民只能去堡垒赶集,进城中做一些买卖,或在城中客栈住宿。

       林氏对待普通平民与族民,是两种标准,俗称双标。

       在前世,这是极为忌讳的。

       但在这里,没人有意见,平民们自己也觉得很正常。

       林氏也会在平民中召集劳动力,为林氏做工。

       当然,平民的待遇比族民是差得多,属于是廉价劳动力。

       但他们已经十分满意了,林氏不仅管饱,还有一份足以领他们养家糊口的工钱。

       有了这些劳动力的加入,林氏的城池建设速度也再次涨了一截。

       四条长堤上,早已经铺砌了整齐细腻的红砖。

       灵岛上的城池,也不再是一雏形,高大的圆形城墙,已经建了近十丈高。

       建城队正在完善城墙上的瞭望台、箭塔等构筑物。

       不久的将来,一座完整的城池,将彻底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