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武林大会前奏

       武林大会。

       内里的作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言表面文章。

       一来,就是江湖门派排个坐次。

       这既是虚名,也是实惠。

       坐次本身是虚名,其后在武林盟中的话语权,才是各派真正想要的。

       二来,就是处理江湖纠纷。

       武林大会十数年才举行一次,能放到武林大会的纠纷一定都不是小事。

       不过,这些‘不是小事’都有共同一个特点。

       便是苦主无力讨还,武林盟无法解决,才会求到武林大会上,借着全武林各门派在场,求一个公决。

       一个月来,武林大会处理此种事物已是不少。

       大多数不过是寻仇,一般来讲便是有人被大派杀了,那人亲属斗不过大派,只能求到武林大会。

       且看有没有那家门派帮忙主持公道,若是没有人帮忙,便可借大会之机,单独挑战。

       胜则!了去血仇。

       败则!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

       以昆仑派为例,想要控述昆仑派的人不在少数,有西平州门派的,也有巴蜀两州的。

       远的有七八年前的,近的有西湖州天龙帮一役的。

       阳逍的应对也是简单,以不变应万变。

       将自家徒弟谢长卿叫过来交待一番。

       眼下,昆仑派刚刚取得对两个天下十大派的胜利,声威正隆。

       没有那一家门派吃饱撑着了,去得罪昆仑派。

       面对此种情况,那些所谓苦主的想法也是简单。

       便是以弱者的面貌出现。

       这便是从古至今都不鲜见的一种怪像——我弱我有理。

       而这种怪像存在的根本,就在于‘大派脸面’。

       按往常的情况,大门大派为了顾全脸面,保持一个正道形象,都会私下处理,给一些好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比如,就有原安抚镖局之人,状告昆仑派仗势欺人,杀了镖头不说,还将整个镖局全灭,手段残忍,自己当时不在局中才侥幸逃得性命云云……

       安抚镖局在上一届武林大会,也算是参与者,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小派,但也算是混了一个靠在末端的排位。

       听完来人诉苦,阳逍就只问了一句话:

       “你与那安抚镖局是何关系?”

       来人的回答就有些意思了,表明自己是安抚镖局的一份子,为了报答镖局的知遇之恩,抛却生死,也要昆仑派给一个说法。

       前面一半说话,自称安抚镖局的人还算是慷慨激昂,但说到最后,来了一句:

       “……今天当着天下群雄的面,你昆仑派要么杀了我,要么就给一个交待,至少要让我安抚镖局遗孤生活无忧才是。”

       说白了,此人就是借着与安抚镖局有些关系,来碰瓷昆仑派的,目的不过是些黄白之物。

       面对这种人,各大门派最是厌烦。

       杀了吧,会落个赶尽杀绝,欺负弱小的名声。

       一般的处理方式,就是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再许给苦主些好处,也就罢了。

       那曾想,昆仑派就是一个江湖新丁,又素来不讲武德,脸面什么的在昆仑派眼中,都没有实际利益来的实惠。

       还好,此人遇到的是昆仑派阳逍,那又是一位儒侠,多少还是讲点道理。

       就见,昆仑派数十名内门弟子一字排开,齐刷刷的站在那人面前,领头一人便是谢长卿,就听其冷声言道:

       “你挑。”

       那人愣了愣,下意识的回应道:“挑什么?”

       谢长卿眼眸低垂,又道:“对手。”

       顿时,那人吓的是魂飞魄散,这不合套路呀。

       不是应该说个数,自己挤一点眼泪,讲一下价,最后收了银子与昆仑派说和吗?

       “快点!”谢长卿的声音冷的吓人,手也按在了剑柄上。

       那人一路看过去,眼前数十名昆仑派弟子,超过半数都是在江湖上有名有号的。

       越往下看,那人心便凉上一分,转身就要逃走。

       谢长卿又怎会让这种人跑掉,出剑、归鞘,动作一气呵成。

       在场天下群豪,大多数连谢长卿如何出剑?何时出剑?都还没看清,只看到那人跑了两步,颈间就喷出大量鲜血,最后倒地不起。

       全场哗然!

       就见,谢长卿带着数十名内门弟子围出一个圈来,全部是背部朝内,正面朝外。

       便听谢长卿以内力震声,冷然道:

       “还有谁?”

       全场哑然。

       半晌无有一人出场,亦无一人出声。

       阳逍的声音这时才响起:

       “我昆仑派敢作敢当,但凡对本派有所不满者,均可下场,只要击败我这徒儿,阳某自会出手。”

       平缓的语调,却是响彻整个盘龙谷。

       就这样,整整一个月,没有人敢对昆仑派再发起控述。

       ……

       这日,按照惯例武林大会将进入正式环节。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皇三子代表着皇帝,在一威武的仪仗中入得场来,身后跟着八家武侯府。

       上万锦衣卫随后入场,美其名曰维护会场秩序。

       因为之前盘龙谷内大战,石林尽皆毁去,没有了石林高台,只能人工撘造。

       一方十丈高黄缎披装的大台,高高耸立在盘龙谷内,此乃武朝皇室所在的观摩台。

       高台之下正前方,居于盘龙谷中心位置,已然垒起一座巨大的擂台。

       而在擂台周围又架起二百五十八座高台,以取代被毁掉的石林。

       各门各派及江湖群雄均是暂居谷壁之上观看,这叫坐壁上观。

       八家侯府径直往最靠近黄缎大台八座高台走去,这是属于侯府的坐席。

       不用比武,八家侯府无分先后上得高台入座。

       接着就是主持人登场。

       武林大会的主持人自然必须是武人,同时还兼着名义上的裁判之责。

       所谓裁判,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大会比武的规矩十分简单,丧失战力、落在台外都算是输。

       当然,人若是死了,那就是连命一起输掉。

       主持人一般是由锦衣卫‘同知’担任,与之一起的还有锦衣卫‘同知参事’、‘佥事’、‘佥事执笔’、‘明镜使’、‘明镜副使’、‘明镜卫’等等。

       其中,锦衣卫同知是从三品上官衔,处理全国锦衣卫日常事务,相当于是锦衣卫指挥所的行政官员。

       佥事是正四品上官衔,负责锦衣卫‘案椟库’,相当于档案管理员。

       明镜使、副使、明镜卫则是由武林盟派驻到锦衣卫的人充当,由武林十大派弟子构成。

       主要职责就是巡视全国,监督锦衣卫的工作,也是方便锦衣卫与武林盟沟通的桥梁。

       同知、佥事、明镜使,构成了大会的主持兼裁判。